盘点2008年的世界经济,次贷危机依旧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全球化的研究有这样一种共识:谁能够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的流向为手段,以游戏规则的制定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谁才是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国际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其非均衡的传导作用就越剧烈,就越容易使世界经济的非均衡从一个经济体传导到另一个经济体,从一个行业传导到另一个行业,从而形成全面的冲击。次贷危机之后,人们对于全球化的前景已经不那么乐观了,开始反思全球化究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利用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转嫁金融风险引发了新一轮对于全球化的理性思考。例如,在金融危机逐步深化的周期中,昨天还在人们还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今天就要经历着痛苦的债务清算和“金融去杠杆化”过程,仅不到1年时间全球就经历了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的重大逆转。
这就是全球化。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扩散,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活力减弱,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对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减,金融危机的风险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的随后时间,世界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目前的救助计划还无法支撑起全球经济的根本稳定,全球在进行深层次结构调整的同时,最终能否找到实现新一轮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这才是世界经济回暖的核心问题。
评论